IMG_4273.jpg 

 

 

環保的教育契機


 

臺灣入夏火傘高張,屢屢出現高溫,有如

佛典所描述的火宅一般;而全球極端氣候

所釀成的災難頻傳,顯示愛護大地、節能

減碳的行動有待在生活中更為落實。

 

現代社會物資豐富,每人每天製造的各類

垃圾驚人,尤其用一次即丟的塑膠類物品

充塞在生活周遭,如不回收再利用,我們

生存的土地勢必很快被污染,也將造成石

油等原料資源的耗竭。

 

臺灣各地政府雖已實施資源回收,但效果

有待加強,回收物中仍夾雜不少垃圾。機

關、商店、學校雖設有垃圾分類桶,但因

社會大眾觀念模糊,很多可回收物品仍被

當成垃圾。

 

慈濟深入全臺社區設置五千六百多個環保

站,至今已有八萬多名志工不辭勞苦,在

酸腐污穢的回收物中進行清理、再分類,

已發揮搶救物命的顯著效果。然而,在酷

熱的天氣中,這些志工菩薩──多數是已

為家庭社會奉獻一生的老菩薩──埋頭在

氣味雜陳的環境中賣力,委實令人不捨。

 

環保站應該是環保教育站,而非傳統收破

銅爛鐵的垃圾站,宣導做環保人人有責,

教育人們「清淨在源頭」──瓶瓶罐罐使

用後,用些許回收水沖淨,既可維護居家

衛生,分類回收時也不需再耗費水資源清

洗,乾淨的物資也得以再製。

 

今年屏東市市公所與慈濟人合作「清淨在

源頭──定時定點資源回收」,即是令人

讚歎的創新作法。慈濟志工在特定時段,

在公眾場所設臨時環保站,提供民眾放置

回收物,並教導民眾如何先行淨化。四個

月以來,全市廢棄物產量與去年同時期相

比大幅減少,回收物夾雜垃圾的比例也明

顯降低。

 

從春末到炎夏,志工熱忱傳授經驗,無畏

風雨守在定點,雖然辛苦,但也倍覺溫馨

。以往民眾丟下回收物資就離去,現在因

定點回收活動,而得以敦親睦鄰。也有家

長帶著孩子前來學習,甚至加入志工行列



 

慈濟推廣環保至今,將邁入第二十五年,

也面臨必須更上層樓,進行社會教育的轉

機,證嚴上人即提出「忍痛教育」。環保

不為營利而為疼惜大地;所回收的是資源

而非垃圾。期待志工悲智雙運,忍痛拒絕

夾雜著尿布、殘羹等垃圾的回收物。    

 

這不只是疼惜資源,也為疼惜無怨無求的

環保志工,以及勤儉愛物的古風美德。

  IMG_4278.jpg  

◎慈濟月刊 社論◎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環保
    全站熱搜

    蘊璞小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