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也要當菩薩
◎整理.邱如蓮◎
問:如何兼顧家庭生活與志工活動?
臺北慈濟委員紀靜暘分享:
參與慈濟三十餘年,有時會聽到志工的另一半
說:「我太太去做志工,就忘了回家」、「我
先生整日在外忙別人家的事,自己家的事都沒
在處理」……
上人叮嚀過:「先把家裏顧好,才來做慈
濟。」想當初先生也跟我抱怨:「慈濟怎麼有
這麼多事情,做都做不完?」這麼多年過去,
我明白所謂顧家,是要照顧好家裏每一個人的
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即使沒有做慈
濟,職業婦女同樣是要上班、照顧孩子,先生
還是要工作賺錢養家。這是每個人的責任,無
法推卸。
今天我們選擇做慈濟,需要投注時間、心力、
金錢,這是一個會影響到一家人的決定,必定
要先讓家人安心,知道你投入慈濟是布施愛,
利益人群也利益自己,他們自然會支持,也就
能認同你。
一如我早年那則「無子西瓜」故事——當先生
羨慕公公有無子西瓜可吃,我回答:「我們是
在凡間,不是在天堂,我是凡人,不是仙女;
不要忘記凡間的西瓜是有子的。」先生只好認
命吃「凡間的西瓜」。
踏入慈濟後,上人提醒我們要「恆順眾生」,
「恆順」能讓人歡喜,結好緣。當我把西瓜切
好、去子,端到先生面前,先生驚喜:「怎麼
凡間的西瓜可以變成無子?」我回答:「上人
教誨我們學做一個有求必應的菩薩,把不可能
化為可能,西瓜當然也能變成無子西瓜。」
一天,先生問我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輩
子你這樣用心待我,是不是我下輩子也要還你
這分人情?」
我想起上人的教誨「未成佛前,先結好人
緣」,所以回答他:「這輩子有緣和你在一
起,我用歡喜、恭敬的心對待你,和你結好
緣,怎麼會要求你回報呢?而且下輩子我還要
出生在慈濟世界,那時你當然就是我的大護
法,繼續護持我行慈濟菩薩道。」先生會意,
莞爾一笑。
直到現在,老夫老妻生活難免仍有摩擦,但我
經常提醒自己,壞情緒要自我調適,不要傷
人,要恆順眾生;如今,有時我放下家事,投
入志業,先生也能夠支持體諒了。
◎慈濟月刊 人間問路◎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