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 證嚴上人靜思語錄~~~~~
愛心是愛自己的心。要照顧自己的
心、保持心的清淨,就要去除貪、
瞋、癡、慢、疑等心病。
簡單,最討人喜歡;小孩子的心就
是這麼單純,不論有什麼事都直接
反應,過後也不縈繞於心。
眾生最喜歡親近的人必定說話聲音
柔和,態度謙恭有禮,令人覺得入
耳又入心。
微笑,是一份愛的表達;如同月亮
般柔和的笑容,不但照亮自己的心
地,也照亮家庭、社會。
有退一步的德行,才有進一步的成
就;嫉妒賢能,疑神疑鬼,只會傷
害人與人之間的和氣。
君子肚量大,能逆來順受,所以氣
足而圓;小人脾氣大,常咄咄逼
人,最後氣盡而衰。
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
錯;不懂得把心光反照自性,這才
是自己真正的錯。
遇順境,要把握住心,不受欲樂誘
引;遇逆境,要調整好心,不受挫
折影響。要用心轉境,莫讓境界轉
了心。
貪心一起,就會與人計較、比較;
比不上別人就會生氣,一生氣便會
失去智慧、理智。
無所求的愛,無法計算,所以叫做
《無量大愛》,只有不自私的人,
才能付出這份愛。
愛我們的人,才會在我們做錯時,
當面指出缺點;我們應該歡喜接
受,並且誠心改善。
腳踩到髒東西,洗一洗就乾淨了;
若聽到不好的話,便留在心中無法
洗淨,《心》就不如腳了!
只要每一個人,內心有誠正信實,
行動有慈悲喜捨,這不就是人間菩
薩最好的典範嗎?
有愛心和關心的對象,難免會產生
憂心和疑心,因此要學習培養信心
與安心。
人只要有智慧,心理健康,儘管身
體有缺陷,都算是完整的好人。
只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只要有很
明朗的心眼,對世間事,是非分清
楚,做該做的事,都是菩薩。
時時歡喜,即時時吉祥。不要怕印
堂發黑,只怕心念不清,時時心存
善念,則一切平安。
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
別」,就是表示眾生平等,我們要
互相尊重,互相疼惜、愛護。
說話應該誠懇、不欺騙,不惡言相
向,不搬弄是非;不負責的話語容
易造口業。
做好事是本分,不要惦記《做了多
少好事,該有多少回報》,這樣不
但不會快樂,還會徒增煩惱。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