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靜思中學習的堅定
修行要抱持一個原則與信念--為佛教、
為眾生,行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與
打擊也要忍受,凡事做到問心無愧的地步
。
人的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須走入
人群,和不同習性的人互相磨練、適應,
並圓融共處、和睦相待。
修行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時時刻刻
培養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絕對
不侵犯、毀謗他人,尤其不侵犯、毀謗同
道者。
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離
「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
「言重」即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鼓勵人
心向上,並解開眾生的心結;所以「言重
」則「有法」。
「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是故「
行重」則「有德」。
「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剛柔並濟,令人歡
喜親近又不致輕浮,亦即孔子所說:「溫
而厲,威而不孟」,涵有「溫、良、恭、
儉、讓」之威德;故言「貌重」則「溫威
並重」。
「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
喜心,樂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
人人皆歡喜」。
感恩、知足、善解、包容。
愛人、敬人、寬容人、體恤人。
心量大才能付出關心與愛給天下眾生。
證嚴法師說: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一般人常說要爭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工夫
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