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2_132146.jpg 20180922_132146.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s93km1208/1546610244-4088842696_m.jpg)
心淡如茶,心素如簡,心靜如水
花開無聲,花落無言
心素如簡,人淡如菊
不憂不慮,不怨不怒
不悲不喜,心涼自靜
生活中,
有的人喜歡華麗,
有的喜歡古樸,
有的喜歡淡雅。
而禪者偏偏喜歡淡雅。
淡者平淡,雅者雅致。
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
淡比之濃,或許由於接近天然,
似春雨,潤物無聲,容易被人接受。
有人說:用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也別有滋味,不是嗎?
淡是態度,雅是品味。
心淡如茶,心素如簡,心靜如水。
做個淡雅的人,
並非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沒有奮鬥。
從容而不急趨,自如而不窘迫,
審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
也未始不是一種積極。
以淡定從容的態度面對人生,
這種境界也許難以企及!
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得禪趣,不亦樂乎?
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
暖暖的一份真情,美美的一簾幽夢,
像一條小小的溪,緩緩的潤著萬物,
不會使觀者痴迷,不會使賞者沉淪,
更不會使戀者瘋狂。
淡名,淡利,無爭,無奪。
一切自然,一切脫俗,
一切入幽美邈遠的意境去。
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茶,
淡雅,吾之所求。
淡雅,吾之所願!
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
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絲香甜,
柔柔的一縷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
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
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
都在那驀然回首中感悟著人生的真諦。
喝茶,要一顆清淡的心、悲憫的心。
哪怕處車水馬龍的鬧市,
都可以感受春風過耳、秋水拂塵的清雅。
雲在窗外踱步,鳥在檐下穿飛。
裊裊的香霧,似有若無地詮釋虛實相生的人生。
桌台上有一方閒置的木魚、幾卷經書,
還有散落的菩提,在淺淡的月光下,疏淡清絕。
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
用一顆俗世的心品茶,
難免執著於色、香、味,
則少了一份清淡與質樸。
茶有了萬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
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
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雲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
品茶,是為了修心,在無塵的淨水中徹悟禪意。
讓我們不為表象迷惑,免去那些無謂的漂泊,
及早抵達清靜的彼岸。
茶有四德,慈悲喜捨。
所謂雲水禪心,就是在一盞清茶中,
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榮者必枯的真意。
須知任何悲傷都是喜悅,任何失去都是得到。
一個人對自己慈悲,才是對萬物慈悲。
時光流轉,雲水千年。
茶成了生活中的習慣,
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
只是多少人,
可以將洶湧不安的歲月,喝到水靜無波。
多少人可以將渾濁紛紜的世象,喝到純凈清朗。
也許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無意的日子,
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
回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茶,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
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
茶可以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
所以懂得品茶的人,
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潔的人。
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
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
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
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
《心經》云: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一個過於執著於此生的人,不適合修行。
一個痴迷於因果的人,亦不適合修行。
茶有佛性,尤如碧雲淨水,
幾盞下腹,心頭便了無閒事。
所以修行之人總喜歡將日子浸泡在茶中,
拋棄雜念,證悟菩提心。
◎轉貼心靈修習佳文共賞◎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貼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tzuchi.net/QuietThink.nsf/gettodayst?Openagent)
(此靜思法語每日會自動更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