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0211_121956.jpg

  

 

吟詩品詞話元宵

 

 

電視裡傳來了賣湯圓的音樂聲: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

翻看日曆,元宵佳節,

這個始於漢代,盛行唐宋,

沿襲至今的傳統佳節,

其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蕰,都蘊含在詩詞歌賦裡。

 

 

沉浸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

閱讀著那不勝枚舉的元宵節詩詞,

歷代文人墨客為之妙筆傳情,

詩詞裡的元宵節美麗浪漫,

靜靜吟誦那份遙遠的優美,

細細品味和感受那傳承下來的獨特的古典意境,

讓人感到十分愜意。

 

 

在元宵詩詞旋律中,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那首《永遇樂》

意境極佳,難以忘懷。

“落日溶金,暮雲合璧。

人有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鋪翠冠兒,燃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通首詞意寓深沉,形式在新舊之間,

婉約派詞宗的易安居士,

想來在火樹銀花絢爛後,

曾晶瑩的歲月空留一地的繁華!

 

 

又如“上元”小詩曰:

“上元設供蠟高燒,堂屋光明勝早朝。

買得雞燈無用處,廚房去看煮元宵。”

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讓人讀後回味無窮。

再如歐陽修的《生查子》中云: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

年輕 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

元宵節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

藉著賞花燈之機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

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而不是膚淺臆想的七夕。

品味詩詞裡的元宵節,

讓傳統的風俗宛然如見,別有一番情趣。

 

 

同樣是元宵佳節,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心境,敘述出迥異的情感,

唐代李商隱有詩曰:

“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仝,

暗星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宋代侯置的《踏莎行》曰:

“元夕風光,中興時候。東風著意催梅柳。

誰家銀字小笙簧,倚闌度曲黃昏後。

撥雪張燈,解衣貰酒。觚稜金碧聞依舊。

明年何處看昇平,景龍門下燈如晝。”

清代的董舜民《元夜踏燈》曰: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這些詩詞中描述了不同年代全民慶賀元宵節,

熱鬧、祥和、狂歡的景象和氛圍。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

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曰: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上片渲染著一派熱鬧的景況,其好就在想像:

東風還未催開百花,

卻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樹銀花。

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

而且還從天上吹落瞭如雨的彩星──

燃放煙火,先衝上雲霄,

復自空而落,真似隕星雨。

然後寫車馬,寫鼓樂,

寫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

寫那民間藝人們的載歌載舞、

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

好不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

後片之筆,置景於後,專門寫人。

從頭上寫起:

這些遊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

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

這些盛妝的遊女們,行走之間說笑不停,

紛紛走過去了,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

這麼些麗者,都非我意中關切之人,

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踪影皆無,

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

忽然,眼光一亮,

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

是她!是她!沒有錯,

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

那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昇華,

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

詞人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誌弗滅!

 

 

元宵節的月,是歷代文人描寫之點。

唐代崔液在《上元夜》裡曰: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把人們在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

賞月觀燈的心情意境描繪出來。

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則把元宵月色之下的帝都盛景

言簡意賅地刻劃出來。

明代唐寅在《元宵》中這樣詠道: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好一句“有燈無月不娛人”,

好一個“燈燒月下月如銀”,

唐寅把元宵節的月與燈與人描寫得淋漓盡致。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

“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則描寫了宋代元宵節的個性與共性。

個性,家家燃燈,共性,滿城燈火輝煌,

笙歌處處,繁華熱鬧。

 

 

元宵節也留下了許多情趣盎然的燈聯。

其中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王安石妙聯爲媒,

王安石赴京趕考,路過某地,

見一大戶人家懸走馬燈,徵對招親,

上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王安石看後,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於心。

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對:

“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被取為進士。

歸鄉途中,聞知招親聯仍無人對出,

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

被招為快婿,成為千古佳話。

另外,有一副對聯也堪稱絕對,

上聯云:“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

下聯對“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

現今讀來仍覺得趣味無窮。

 

 

元宵節真叫天上月圓,碗裡湯圓,家人團圓。

元宵,多麼溫馨而美妙的字眼,

攜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風風火火,如約而至,

為多彩的春節錦上添花。

 

 

如今的花燈已被燈泡代替了燭火,

確實是缺了點燭火悠悠的浪漫。

其實在我看來,只要不拋棄這傳統,

還有那多情的元宵節在,便是樂極!

 

 

元宵節,是傳統的土生土長的民間節日,

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也是民俗文化浸染的節日。

溫婉浪漫的詩詞,文辭精妙的對聯、

燈迷構成了饒有雅趣的元宵節文化。

但隨著歲月遷演之後,

傳統元宵節所承載的文化節俗功能,

漸漸被現代都市生活所淡化,

人們逐漸失去了曾共同的精神興趣,

曾轟轟烈烈的傳統節俗已簡而化之。

 

 

傳統元宵佳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因子,

豈能漸行漸遠漸無形,而應且行且走且珍惜……

 20190211_122007.jpg 

◎轉貼心靈感懷佳文共賞◎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貼 

(此靜思法語每日會自動更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元宵節
    全站熱搜

    蘊璞小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