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享一份靜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美無與倫比,這種美,便是靜。
只要擁有了這份靜,
所謂外在物質形式的干擾,都會像風中的浮雲一樣。
只要擁有了這份靜,
那些塵世間萬般紛擾都會隨風飄散。
一旦擁有了這份靜,
便懂得了捨得,懂了捨得,所以淡泊;
塵世間的枯燥與貧乏我們無法去抵制,
只要守住內心那份蓬勃與豐盈。
長者的睿智,還有那些在百忙中,
得閒坐下與文字相伴和墨香為鄰的人,
將一份美包含在祥和淡泊中,呈現了一種閒適。
這種超然的閒適,大多來自命運磨難沉澱後的豁達,
亦或是真正的無邪純淨,潔淨靈動,未沾染一點世俗。
所以,就有了這種世上最美的靜。
懷有躁動之心的人,
不管棲身於幽谷山村,還是隱沒在深山古剎,
都不能擁有這份靜。
就像一棵蔥蘢的大樹,
哪怕微風再輕柔細撫,以及細小的雨絲,
都會讓滿樹枝條宕動、搖曳亦或迷亂,
無論這樹是長在廊前庭下還是荒野溝壑。
心,不要做婆娑婀娜的枝條,
應是深置於泥土的根系,將己深深埋於地下,
塵世的一切蠱惑都奈何不了,
只做簡單和內在豐富的自己。
靜,包含諸多詩意的詞語,
內在的那種境界,更是讓人驚羨。
好像在周國平的散文集中有一篇《安靜》,
文中用一種思考與哲理,
讓浮躁的心緒感受到清泉般的沉靜。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寧靜,
靜是因為擺脫了外在的虛名浮行的誘惑。」
這種執著的追求,
讓我們更深刻地懂得無比珍貴的是這種靜。
這是一種天然的存在,
因年齡的成長而得到一步步提煉與沉積,
充盈著我們的內心,讓靜將那些浮躁在生命中慢慢消失。
所以,這種靜並非瞬間可以偶得,
那種最美的驚喜是要從你最深的沒落和孤寂中去尋,
這種境界是成熟的人生。
靜,充滿樂趣與祥和,
讓難耐的寂寞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有了這份靜,
無論你怎樣品味生活都別有一番情趣與韻味。
靜並非毫無變化的靜止,
儘管她時常忘記行走,
逗留在一處景致優美的邊界上不願離去。
就像愛情、親情、友情應該是在人間,在每個人的心底;
又如山中的溪水清泉,點滴聲入耳悅目,
像一首超凡脫俗至純至美的音樂,讓人滿生憐愛與不捨。
這種靜是需要用心的靈動去創造,
而不是其他東西可以偶得。
在我們的生活中,
如幸福、快樂、執著、智慧、平淡、死亡與存在等等,
諸如一直縈繞我們的親情話題,
無處不留有散文中哲思的痕跡。
無論是深谷掬一捧清泉,還是在鬧市覓一處雅居,
亦或在夜晚擁一襲月光,靜是豐富人生最好的伴侶。
因為脫離了紅塵俗世的虛名功利的誘惑;
豐富使我們得到了內在精神世界的最大寶藏。
保留我們在世上最為樸實又不失詩意的年華,
在這份詩意中品味深邃與暢達,
從中汲取滲透在生活中的那種哲學與智慧。
不管世界與生活如何變,
不管紅塵與俗世變得多麼喧囂與躁動,
我們總會找到屬於自己那一片寧靜的角落,
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摒棄紅塵繁華去找尋,
亦或是你找到了願不願意在靜寂中守候這樣一份純淨。
有人說,在如此繁華俗世中難以找到這樣的安靜所在,
至少我們的心靈還能保持那份簡單與恬淡,
守住自己那份不失純淨的精神領地。
如果你連心靈這片淨土都丟失的話,
那麼,
我們的人生將會像一個漩渦,永遠旋轉掙扎於痛苦中。
生活在物慾橫流燈紅酒綠的喧囂俗世,
不要讓精神的愉悅被物質誘惑和淹沒,
別忘了那種來自心靈本真的呼喚,
在如此浮躁繁華的紅塵裡,一份靜該是多麼的珍貴,
想要守住這份珍貴,那該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啊!
樹影婆娑,在月光的輕撫下蕩漾著清清幽幽的光。
夜,山林靜著,流河靜著,小山村靜著,
大自然處在一片祥和中,
在它的懷抱裡,我也得到了那份厚重原始的靜。
夜深了,屋裡迴旋著悠悠的古箏曲,
裊裊的墨香,盤旋在書的主人周圍,
享受一份心靈深處的靜,
細細品味書中那份對生活、靈魂,
以及人性最深最美的感悟,
一顆詩心款款,清淡的墨香縈繞著屋內的空氣充盈心房,
那份靜,由內而外,發自心靈深處……

◎轉貼心靈優美佳文共賞◎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