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 證嚴上人靜思語錄~~~
【做人的開始】每一天都是故人的開始,每一
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時間成就一切】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
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時日莫空過】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
等於壽命有多長。因此必須與時間競爭,切莫
使時日空過。
【為善競爭】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
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
光而毫無覺知。
【時間如鑽石】時間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
就如鑽石般珍貴;但對愚人來說,卻像是一把
泥土,一點價值也沒有。
【生命在呼吸間】佛陀說:「生命在呼吸
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
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
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
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它真善美的
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是否發揮了良能?】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
更顯得珍貴。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為人
間發揮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長壽。
【行善要及時】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
燒開水一般,未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
否則重來就太費事了。
【時間無法遮擋】怕時間消逝,花了許多心
血,想盡各式方法要遮擋時間,結果是:浪費
了更多時間,且一無所成!
【停滯不前,終無所得】人都迷於尋找奇蹟,
因而停滯不前;縱使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
無用處,終無所得。
【一鼓作氣】我們到哪裡都應該有一個目標、
起點,要朝目標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
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標還辛苦。就好像爬山的
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氣到山頂
上。否則停在半山腰中,石頭若滾下來,豈不
是很危險?
【穩住最終目標】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
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
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活出生命力】人的生命,要永遠保持像春天
一樣,不斷湧出生命力,不斷發揮它的功能,
才是活著的人生!
【職業與志業】所謂職業,是為生活而工作,
是被動的辦事;辦公時間按一般上下班打卡,
能不遲到早退,公務就算完成。而志業則是沒
有上班時間,更沒有下班時刻,雖然不需打
卡,卻是分秒善盡義務,一切都出於自願。
【做好事是義務】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
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
【生存的真諦】天下、國家、社會、家庭之所
以不得太平、安寧、和睦,皆因人人只知爭取
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諦。
【代代傳承慧命】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
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
美的回憶與愛教育給怹們,這就是史蹟的慧命
常存。
【皈依的目的】昄依的人要有個皈依的目的,
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隻將駛向哪一個方
向?一定要有個目標。而為人皈依者一定要負
起責任,比如眼見船隻已經快迷失了,趕快亮
起燈塔的燈他們知道方向,這就是責任。
【慧命永存】生命無常,慧命永存;愛心無
涯,精神常在。
【有願才有希望】願是成功的起點,願也是希
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願,一切事業要成功必
須有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願力而行,最
後才能圓滿成佛。「人」如無願,就無希望;
沒有希望,就無法成就事業。
【願力並行】佛教提倡「願」、「力」並行,
若僅是空口談願,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永遠
都無法滿「願」。
【發大願】發願--必須發利益眾生的大願,
並且隨時隨地身體力行。
【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發大心、立大
願,普愛一切眾生。
【願大、志堅、氣柔、心細】願要大,志要
堅,氣要柔,心要細。
【深入了解佛法】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為有
苦惱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為佛教是消
極、逃避現實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是有
知識、有志節,要追求宇宙真諦、深討生命奧
祕之士,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真正的灑脫】人生難得灑脫,要灑脫必須擁
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標,才能得到真正有意義
的灑脫!
【運動家精神】佛教徒應具足運動家的精神,
只要肯精進,一定可以到達終點--佛的境
界。
【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僅能鼓舞人們
的身心,並能帶來心靈的淨化。
【心胸光明磊落】世間事都是相對的,只要我
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
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真善美。
【禮敬諸佛】正信的佛教徒稱「禮敬諸佛」,
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學佛陀的大慈悲和大
智慧。
【佛教的絕對論】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
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
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
……,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
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
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