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泰山銘,為唐玄宗撰並書,字徑
五、六寸,額字徑一尺九寸。書體
雖小變漢法,而婉縟雄逸,有飛動
之勢。碑係摩崖,高約三丈,椎拓
不易,故流傳者少。
集唐紀泰山銘字聯
大文自刻會昌集;小序如見永和人。
江上自來山萬叠;尊前惟有月三人。
亦有小山起平地;將隨明月至前川。
小舉金尊對明月;高張石刻聞古香。
如是我聞盡風樂;多與人同惟藝文。
風化一編今樂府;表章六藝古師儒。
順時自有金風至;構室惟求明月多。
自有仙人非盡誕;由來名士亦通禪。
以石為山焉用大;不風而月也能凉。
多言自守金人誡;稽典時開玉海編。
高文典重張平子;舊迹存留王獻之。
眾山自是羣玉積;明月豈非七寶成。
風至山中無不合暢;
月生海上自極高明。
順時而行歸於安宅;
修德有報福在後人。
古有文章與我為戲;
天將風月助人之歡。
禮樂有成乃稱明備;
功名不處自極崇高。
德者本也利者末也;
禮以行之信以成之。
天孫賜靈精思乃啟;
文章垂象休運斯開。
山居樂事三馬有慶;
文章大觀萬象咸新。
儒者有文斯稱風雅;
山人無事是謂神仙。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