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Gzk87yB7s58.Dv.oSud6pM3vGfNeb9MVeM4AZktP20Mm.1kZ3x0HjA--/41/l/D5hpJpfumWGcTj7gnX7tgA.jpg)
以慚修善,以愧止惡
◎證嚴上人開示◎
慚愧心,止惡修善
「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己惡受人
譏評,生愧疚心而止惡。」晨語時間,上人解
說「慚愧」之意,勉眾待人接物要常起慚愧
心。
「慚是對己,愧是對他。看到別人的優點,要
由衷讚歎,並且自我檢討——自慚所學不足、
修為不夠而自勵精進;有慚心才有精進念。反
之,見人做得好,起『這不算什麼,我也做得
到』的心念;這就是無慚愧心,即無法見賢思
齊、力求精進。」
上人強調,懂得反省與改過,才是真「慚
愧」。「真正有慚愧心,經常反省過錯,改正
錯誤、修除習氣,才能止惡、修善,守護身心
清淨,使慧命健康。」
歡喜心,培植善念
中國大陸一位師兄,想捐出自營公司的慈善基
金,作為「冬令發放」款項,沒想到引發員工
反彈。他對此感到不解,特來請示上人。
「凡事隨順因緣,不要勉強。要用歡喜心、柔
軟心呵護與培植人人的愛心,使人做得歡喜自
在。」上人述說一則佛典故事——
有一個國家的人民習氣剛強,彼此經常起爭
執。佛陀帶領僧團來到這個國家,想予以度
化;弟子們覺得自己聞佛說法、隨佛修行已
久,應該有能力教化這些剛強人民,因此很有
信心地自告奮勇前去。
首先由目犍連尊者前往,他勸眾離惡行善,以
免累積罪業。民眾認為尊者瞧不起他們,非常
生氣地怒罵追打;尊者只能無奈離開。接著是
舍利弗尊者,他教民眾「守戒」,也犯了眾
怒,無功而返。如此接二連三,許多比丘都失
敗了,佛陀便請文殊菩薩前去。
文殊菩薩看到每一位居民,都先順應其習氣讚
歎他們;拜見國王時,也稱讚其國人民很有朝
氣、有膽識。民眾與國王聽了都很高興,覺得
終於有人了解他們,因而樂意聽法。
文殊菩薩漸次引導大家認知佛法,居民感受到
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法喜,都想要供養菩薩。文
殊菩薩便告訴大家:「與其供養我,不如供養
我的老師。」遂引導國王帶著臣民前來禮佛。
聆聽佛陀開示之後,人人心開意解並皈依三
寶。此後這個國家不再頻起紛爭,人與人之間
調順平和、國泰民安。
「眾生剛強難調,想要帶動大家做好事,要看
時機,也要用方法,不能強制規定,也不可操
之過急。」上人教導師兄一步一步、穩穩踏步
走,以柔軟的態度對待員工,漸次引導他們樂
於了解慈濟。
「勸募,最重要的是募『心』——要讓人人真
正心開意解,才能開闊心胸,打從心底願意為
苦難人付出。」
初發心,一生無量
大陸華東、華北灰衣志工來臺精進,圓緣典禮
上,上人分享出家因緣——
幼年躲空襲時,聽到人們祈求觀世音菩薩庇
佑;十五歲時養母胃穿孔要開刀,惶恐無助下
向菩薩祈願——願折壽、茹素,讓母親病苦得
癒。「後來母親沒有開刀就痊癒,我從此茹
素,信仰更深、更虔誠,是後來進入佛門原因
之一。」
二十一歲那年,養父突然中風往生,在上人內
心造成莫大衝擊,驚覺生命如此脆弱,開始對
人生產生疑問:「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人生
又是為何而來?……」
從豐原寺妙廣法師處得到一本《解結科儀》,
知「人生自古誰無死」;到慈雲寺拜誦《梁皇
寶懺》,七天法會中深刻體會「人生無常」、
「因緣果報」之理,終於突破感情關,開始追
求佛法。
「我認為,佛典經文就是人間道路,萌生出家
之志——想依佛陀的教導,把佛法鋪展在人
間,讓人人可以踏踏實實、真正踏上菩提大
道。」
因緣輾轉,兩次離家追尋佛法。第一次沒有成
功,第二次翻山越嶺來到東臺灣,終於在花蓮
落髮出家;之後皈依印順導師、受戒。
「出家前我即發願,未來不趕經懺、不當住
持、不收弟子。五十多年來,我還是堅持靜思
道場不做經懺、自力更生;跟著我修行的人都
很『幸福』,日日勞碌工作,要作慈濟大家庭
的靠山。」
上人表示,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家,靜思法脈
也是慈濟人精神資糧來源。「靜思法脈如雨
露,慈濟宗門如大地。粒粒種子播撒在慈濟宗
門的大地,加上靜思法水滋潤,就能使種子萌
發茁壯、再結飽滿稻穗,讓善種子從一而生無
量。」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說《法華經》之前的四十
二年間,說的是善巧方便法。上人強調:「若
沒有善巧方便的道路,我們無法真正踏上菩提
大道;就如若非許許多多因緣,我不會來到花
蓮,也不會起心動念成立慈濟。」
一九六六年春天,因為「一灘血」的示現,上
人感受到若能有善因緣及時伸手相援,貧病苦
難眾生就能得救;剎那間的一念心,成就了慈
濟。
「四十七年來,所有慈濟人寸寸愛心鋪路走,
寸寸連接起菩提大道。最初的一念心就是一顆
種子,能讓善效應不斷延續,一生無量,擴展
全球。」
全球慈濟人「菩提林立同根生」,上人期勉大
家,要守護初心、善護因緣;除了就地發揮良
能,還要讓善種子萌芽茁壯,生出無量種子。
「走在慈濟宗門人間路,要與師父貼心,發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地幫助貧病
苦難人;且要妥善照顧每一顆善種子,用
『法』連接彼此的心路。」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