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之為生命主張
◎撰文‧林美容◎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樂活」,成為當代一種生活趨勢。
而慈濟人快樂之道,即是慈悲喜捨,不離眾
生,在實踐中體會法喜。
俗話說:好死不如歹活──「好死」是漢民族
的文化觀念,壽終正寢,子孫環繞之下命歸九
泉,這樣的正常死亡,是傳統定義的好死。但
是,在當代人的思惟中,好死可能意味著臨終
的病苦不要拖太久,不要太連累別人,要走得
平靜,走得安詳,走得沒牽掛等等。
無論何謂好死,能夠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這
是「好死不如歹活」這句古話要表達的意思。
然而講究生活品味的現代人可不會甘於活著就
好,這年頭「樂活」成為一種生活趨勢,也是
一種生活態勢。
傳統農業社會努力工作、勤奮打拚,勤儉持
家,為子孫積聚財富的觀念,正面臨很大的挑
戰與鬆動。有人可能認為與其做牛做馬努力賺
錢,把自己陷在煩苦當中,不如錢夠用就好
了,生活自在一點比較重要。於是就發展出來
許多具有個人特色的生活哲學與生活美學。
愈來愈多人抱著單身主義的想法,因為結婚太
牽絆、太不自在,要組織家庭、養家活口,生
活的擔子太大。
有些人覺得賺錢不嫌多,但要知道怎麼花用。
有些人講究生活的品味,茶道、酒道、書道、
武道是傳統之道,怡情養性,鍛鍊體魄。
有些人重視生命的品質,種種養生之道、保健
之道,於焉而生。有些人重視靈性的成長,各
種宗教團體的修行或靈修,也愈來愈蓬勃盛
行;新時代運動是全球性的靈性運動,會靈山
與通靈現象是本土的靈性運動。以上種種,算
是略窺當代臺灣人的生命主張。
慈濟人的慈濟精神,其實就是慈濟人的生命主
張──慈悲濟世,大愛無限,廣濟眾生,生生
世世要乘願再來做慈濟,真所謂不捨眾生。
歡歡喜喜做志工,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事。有些人發不了這個心,有些人有心無力,
有些人力不從心。做了志工,本分的事情也要
顧好;當志工也是要學習、培訓,志工服務當
中也要薰習法義,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
一般民眾很容易在各地的慈濟醫院裏,看到慈
濟志工祥和的面容中,一種內在的法喜。因為
慈濟人在實踐的過程當中,體驗了慧命成就的
快樂之道。
◎慈濟月刊 百川歸海◎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
|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