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行皆無常
佛陀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
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
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
多求也多變,多變也多生,多生也
多滅。生生滅滅,日日年年。同樣
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
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
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夠安穩的終
此一生。
佛陀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
常的、變遷的,你們應精勤努力,
不可放逸。」
世間所有的物質與生命沒有常住不
滅的,若能夠有這種觀照,則無論
發生任何事情我們都會覺得很平
常,而處之淡然。我們應該提起勇
氣,勇敢的面對無常的生與死、順
與逆、樂與苦。
佛陀說:「一切萬物萬事......超
越「有無」的範疇,故非有、非
無、不生、滅。」
當初佛在世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
道邪教,這些教法都不離「無」、
「有」兩種極端的道理,而且都是
邪見。佛教導我們「中道思想」,
即是透徹人生「一切皆空」的道
理。並非「有」就永遠有,也不是
「無」就永遠無;佛教導我們說
「一切唯業」!一切都是因觀
念...和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佛陀說:「沒有我這個人也沒有屬
於我的物,如果已經知道沒有
「我」,又憑什麼有「我的物」?
假如可以這樣理解,也就能斬斷所
有的煩惱。」
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
心。「是你」、「是我」劃分的清
清楚楚;以至於所愛的拼命去爭、
去求、去嫉妒,心胸狹窄,處處是
障礙。一般人常說,要爭一口氣。
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
嚥下去。
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離一切相,即是諸佛。」
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故好與人
爭、與世爭。如果能與人無爭則人
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得安。
佛陀說:「愚人常常為:這是我的
兒子、這是我的財富。而苦
惱......我尚且都不屬於我,兒子
與財富怎會是我的呢?」
錢財是身外之物,既然是身外之
物,當然就有聚有散。有錢時不必
得意,沒錢時不必悲哀。人生想得
透徹一點,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遠
屬於我們。再親密的人,再多的財
富也終有離別聚散的時候,所以又
有什麼東西放不下呢?

佛陀說:「不論是肉體的、精神
的、內在的、外在的,沒有所謂完
全的真我,或是永遠不滅的事
物。」
有始就有終,有生就有滅;物質、
名利的追求既辛苦又徒勞;既無止
境又無保障──由此看來,世間並
無十全十美的事。然而,人生的圓
滿確是可以追求的。這是一種精神
上的追求──因為人性道德都是我
們可以修為,可以提升的。
佛陀說:「如果每個人都能真正明
白:有一天終將會死,......,怎
麼還會浪費時間再去爭吵、計較
呢?」
人生無常,生命與日俱逝,我們應
該把握難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
果,才不至有「深入寶山,空手而
回」之憾。
佛陀說:「阿難啊!凡是我們所愛
的人,終將別離;凡是有生命的,
不能不壞。所以,不必為美好事物
的不能常存或變質、毀壞而悲傷
啊!」
身軀乃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既為物質的組合,壞死(病死)是正
常的現象。我自己也常受病痛之
苦,但總不以為意的坦然承受;肉
體可能是單薄虛弱的,精神卻可以
是充足明睿的。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