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思晨語。慈濟宗門》
16. 明淨善念 滅除諸惡
以下為2010年4月30日,大愛電視台首播--
證嚴法師所開示的《靜思晨語。慈濟宗門》的
內容。
時間就是這樣過去,無論是秒鐘,或者是月、
是年的時間,絕對無法留住,或者是再回過
來。這都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叫做「時
間」。
時間極短是在一念間,或者是說秒間;乃至於
「劫」。「劫」也就是極長,那就是算長時間
的單位;意思是說,無法去計算的時間,這稱
做「劫」,就是長時間。
我們人人會說,我這一生所要求的壽命,看能
不能超過百歲。百歲也是有數,千歲也是有
數,萬歲也有數,但是百 千 萬,這樣長不
長?其實也並不長。
過去曾說過:「人間壽命,天堂壽命,要如何
去此?人生五十年,四王天一天而已;人生一
百年,忉利天一天而已。從這樣一直類推上
去,那怕是人天千歲,也還不到兜率陀天的一
天。」總而言之,人生的時間,說有多長,無
法去計算。
在人間總是有限,在這個很有限的時間,在人
的生命裡,就是無常。雖然說百歲難得,幾十
歲能夠讓我們把握嗎?還是沒辦法。所以佛陀
他很坦白跟大家說:「無常!」
無常就是在呼吸間,有時候一頓飯吃得完嗎?
不知道。有的人,當大家歡歡喜喜在吃飯,那
只碗端起來,說不定那口飯還沒入口,忽然
間,就一口氣無法再順暢,不能調和,可能就
一口氣不來,這樣就死了。這就是人生的無
常。
不只是生命如此,天地萬物都是一樣。這天地
萬物,有「成、住、壞、空」;當然,人的生
命有「生、老、病、死」;在人的心地,在人
的心理,它就「生、住、異、滅」。無論是時
間不斷在遷移流逝;其實世間萬物,還是在
成、住、壞、空的行蘊裡中,一秒、一念都無
法可停留著。
不過,我們有一項是永恆的,就是「自性」。
佛陀就跟我們說:「人人都有與佛平等的本性
在。」我們的自性,無論百歲的老人家,或者
是小小的孩子,或者是貧富貴賤都是一樣;這
念的自性都是平等永恆的,不增、不減。所以
佛經一句話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在聖人這念自性,和在我們凡夫這念的自性,
是平等的,沒有增減;所以自性是永恆的。
那自性是什麼?是本性,是本善--自性本
善。我們自性和佛性一樣,是完全真正的清
淨;只是這個清淨的本性,就是因為「一念無
明生」--只要一念無明一生起來,所以就會
「失真心、滅諸善」。所以說:「自性本善,
無明念生,即失真心,滅諸善因。」
自性本善
無明念生
即失真心
滅諸善因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自性還真,明淨念
善」。
我們這個自性,如果能夠再回到我們的「真」
--那個最初一念的「真」,自然明淨的善念
就能夠又再顯現。所以我們必定修行最重要
的,要自性還真,回過來我們真誠的本性。若
這樣,我們的心一明淨下來,我們時時都是善
念。
因為時時都是佛心,時時都是明朗的智慧,所
以這種「明淨善念」--「明淨」就是智慧;
「善念」就是我們的本性佛心。所以我們若能
夠如此,自然我們就能夠,滅除了恆沙的惡
業。
自性迷真
明淨念善
即得滅除
恆沙惡盡
我們無始以來,一念的無明生起來;想想看,
我們這樣到底造了多少的惡業!生生世世,累
劫長時間,一直在累積。累積很多的惡業,罪
如恆沙!
所以佛陀有一回,就對啊難說:「阿難,我到
底說多少法了?」阿難就說:「佛陀所說的法
很多、很多。」
佛陀當時就是走在那個恆河岸邊,他就地蹲下
來,以指甲挑起一些沙起來,就跟阿難說:
「阿難,我指甲上的這些沙,和恆河的沙怎麼
比呢?」阿難說:「無法比較,恆河這麼大,
那這個沙這麼細、這麼多。佛陀,您的手指甲
裡的沙,要如何和恆河沙來比呢?」佛陀就
說:「阿難,我說的法雖然也很多、很多,要
知道眾生所造的業,像是恆河沙這麼多。我過
去說的法到現在,才像是我指甲上這些沙而
已。」
各位,我們從這樣就能夠了解,我們的這個本
性初起時,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念的自
性?沒有辦法知道。所以叫做「無始」!自性
無始以來,沒有那個初起的時候;因為它是無
始,佛經裡面一直都是說:「無始以來。」
所以說起來,無始以來的自性,到底是什麼時
候,起那念的無明?我們也是無法知道!
在回向文裡,也常常說:「無始以來,所作罪
障。」那就是「無始」--自性無始,那麼所
作罪業無始,這種到底累積多少罪業呢?
所以這個無明這麼生起來,讓我們累積多少的
業呢?我們若能夠又再回歸,讓我們自性還
真,返回來我們自己原來的本性;讓我們的本
性能夠明淨,這個善念自然源源不斷湧現出
來。「造福者,滅罪」,我們全都來造福,不
要去造業,自然它就能夠滅除了恆沙的惡。
所以說起來「增一念的善,就滅一念的惡」,
惡既然不斷累積會像是恆沙一樣,那麼我們的
善若不斷累積,惡不斷消除,那不是返過來變
成了天真本性,也就能夠「福如恆沙」。若這
樣,這就是我們的天真本性。各位,要如何能
夠回歸自性?那就要看我們如何來修行。
因為人人不斷在累積這個惡業,所以眾生一直
污染天地之間,慢慢累積就會成了「五濁」。
這「五濁」大家應該要知道,就是「煩惱濁、
見濁、劫濁、眾生濁、命濁」。「濁」就是
「無明」;「濁」就是「污染」,這些污染的
濁氣,從無始以來,眾生一直累積、累積、累
積…累積到現在這個時間,這叫做「劫」。
現在就是處在這個「劫濁」當中。長時間的累
積,已經污染了這大宇宙間,所以已經是亂
了。氣候亂了,人心亂了,人倫亂了,道德亂
了,一切都是在混亂中,所以叫做「劫濁亂
時」。
為什麼會有這種亂世的時代呢?為什麼會有這
種的「劫濁」?為什麼在這個時間當中,會有
這樣的污染,這麼亂呢?那就是因為「眾生垢
重」。
剛才不是說--「過去,無始以來,我們一直
累積、累積…累積這個無明,這個無明的心,
向外緣這個境,在境界裡中不斷在造業。」
你們想,我們到底造了多少呢?這種累積以
來,已經眾生的業,已經共合起來了!所以常
常說:「眾生共業。」人人一直不斷互相牽
連,互相結怨成仇,互相因果顛倒,不斷、不
斷這樣在累積;你們想,這種心靈的垢穢,人
的這個業力,這樣不斷愈來愈凝聚過來,所以
變成了「眾生共業」。
因為這樣累積了大小三災,大三災,就是大自
然--水、火、風不斷毀滅了這個,我們所住
的這顆地球。娑婆世界、大自然不斷受毀傷;
這是在這近幾十年來,慢慢一直顯現出來。
其實它累積的時間,是無始一直累積來的。一
直到現在,才開始呈現出了,這個大三災這樣
不斷頻傳。一直累積愈來愈近,愈來愈接近,
愈來愈大 愈來愈嚴重,這全都是我們人的心力
所造的業力。所以這個心的力量,所造出來業
的力量,這樣結合起來,所以眾生共業。
這樣不斷累積,所以才會成了這個大、小三
災。大三災是毀滅性的,無論是地震也好,或
者是大水災,大風災、大火災等等…這全都是
天然四大不調,所造成這片大地的災難。很可
怕!
小三災就是人禍造成。
人和人明爭暗鬥、你爭我奪,因為這樣會變成
了很多的這個業力。所以有戰爭、有瘟疫、有
饑餓:戰爭若真的整個世界、全部眾生的共業
很強時,若全世界動起武器來,是瞬間人類大
部分都滅掉了。
還有饑饉。這是佛經說的,七年的時間的乾
旱;那這七年的時間各種的災難,像天災的乾
旱,水災的毀滅等等…會使糧食一直消失掉,
普遍的饑荒,這是饑饉。
再來就是瘟疫,人和人互相傳染,畜生、動物
一直一直傳染給人,人一直傳染給動物,互相
交結。這個病毒互相交雜,那個時候真的是…
苦不堪言啊!在佛經中,這個時期差不多是七
個月,人類差不多面臨那個滅絕的時間。
何況說剛才說的戰爭,真正世界大戰若發生起
來時,現在的武器是催滅性的。看,這是叫做
小三災嗎?小三災真的是小嗎,也是很大!
人類的危機重重,重重疊疊的危機一直來。各
位,這是從哪裡開始?眾生、我們人人的一念
心;一念無明起,這種三細六粗,不斷在造
業。
所以,各位,我們要記得一念天真的本性,我
們要好好保持好,否則我們若是一念無明生起
來,就會失去了我們原來的真心,就會滅掉了
我們所有善因的種子。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持,我們這念的善念,
要自性回歸我們純真的本性,那麼我們才能有
辦法「明淨」、善念常常在我們心裡。我們若
善念在心中,才有辦法滅除恆沙的惡業。
所以我們現在「眾生共業」;你想,我們個人
所造的就不知多少,何況說眾生全都共聚起來
的業,那就無法去說了!
所以還是從我們自己開始,凡事是從我們自心
起。所以修行,要好好 顧好我們這一念心。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