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寵物往生了
◎整理.鄭雅嬬◎
問:家中的寵物往生,如何藉此機會讓孩子認
識死亡?
臺北慈濟委員李美金分享:
我在國小任教三十五年,遇過的小學生,他們
對於生命的死亡通常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很傷
心,一種是沒太多感覺;對待兩者的方法不太
一樣。
傷心的孩子,情感較豐富、敏感,這時我會告
訴他們《一片葉子落下來》的童書故事:樹上
的葉子乍看很相像,但各個長得不同。有一些
葉子會先掉下來,有一些仍茂盛地長在樹上。
為什麼有些葉子會先掉下來?可能是被風吹
落、可能是養分不夠……但是葉子都曾在樹上
發芽、成長,體驗過四季的轉變;最後葉子乾
枯的身體,會和土壤、雨水化做樹幹的養分,
繼續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藉由故事讓孩子認知死是生的一環,再告訴孩
子,我們的生活有小動物的陪伴,不僅豐富還
充滿回憶;帶著這些美好,好好活下去,就是
給逝去生命最好的祝福。大人也要體貼孩子傷
心的情緒,因為這當中含有很深的感情。
沒有太多感覺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去感
受生命凋零的心情。例如,曾有老師將被踩傷
而奄奄一息的蚯蚓安放在有土壤、葉子的盒子
中,並且問學生,如果今天換成我們生病,會
不會覺得不舒服?家人會不會擔心?是否希望
得到祝福?
後來,有的孩子主動放音樂給蚯蚓聽,也有孩
子怕蚯蚓孤單跟牠講話;每節下課,蚯蚓身邊
都圍了好多人。然而,蚯蚓最後仍舊死去,孩
子們都覺得很沮喪。老師帶領孩子選一塊有泥
土、花朵的地方埋葬蚯蚓,當天大家寫下一篇
日記,紀念並祝福蚯蚓。
每天總有許多生命在生、老、病、死,家長透
過解說和處理後事,都可以讓孩子從中認知並
體會生命。
我們甚至可以讓孩子思考:喜歡動物一定要養
嗎?牠們在原本生長的地方會不會更自由、快
樂?如果要養,我們能不能負起責任照顧牠
們?
現在的孩子很早慧,很早就知道死亡,我們不
用避諱和孩子討論,因為這也是我們一輩子都
在學習的課題。
◎慈濟月刊 人間問路◎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