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動,從彎腰開始
◎證嚴上人開示◎
無私付出,自我受惠
一千七百多位北區慈濟人自備用具,九月二十
二日前往臺北慈濟醫院協助清掃環境。自地下
三樓到十七樓,各個角落都有人清掃;趙有誠
院長也帶領各單位同仁投入,院長和副院長負
責最多人使用、最不易打掃的門診區廁所,用
菜瓜布刷洗地板污漬、清潔小便斗。
上人感恩慈濟大家庭溫馨動員,也教示大家,
無私付出,最大的受惠者是自己。
「辛勤流汗刷洗的過程,也在淨化己心、訓練
縮小自己的功夫。由內而外將煩惱污垢清除,
就能心寬念純,全心投入,各自盡心。心清
淨、外境整潔,就是人間淨土。」

身體力行,啟人道心
生在安逸環境,難以提起精進向道的修行動
力,故需與有志一同者彼此提攜、相互砥礪。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強調:「『慈善訪
視』與『醫療志工』是慈誠委員的本分。要從
中見苦知福、融會佛法。若只在文字上讀誦、
在演繹練習時接觸經文,雖有體會但難以深
刻。」
口說「懺悔」,也需要起於行動。上人述說一
則佛典故事——
古時有一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稱。兩
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途中見一年老憔悴的比
丘燃木生火,趨前詢問祇夜多尊者的住處,老
比丘回答:「他就住在上面第三個洞窟。」來
到第三洞窟,這位老比丘已比他們先至,原來
他就是祇夜多尊者。
二比丘問尊者:「您既是德高望重、有大威德
的修行人,為何還需要自己撿柴燒火,而不由
他人代勞?」尊者回答:「想到往昔生死之
苦,如果我的頭、手、腳可以燃火而為眾僧之
用,我都願意付出,何況撿柴燒火?」二比丘
即問:「尊者是否能告訴我們,您往昔經歷何
等生死之苦?」
尊者說,自己往昔五百世都生於狗身,經常困
頓飢渴,只有兩次得以吃飽。一次遇到一個人
喝醉酒之後嘔吐,食其嘔吐物得安樂飽滿;第
二次到一對夫婦住屋,妻子在廚房煮飯,期間
有事暫時離開,就趁空檔跑進偷食。因為裝飯
的器皿開口窄小,起初頭雖鑽得進去,吃飽後
卻無法拔出。丈夫從田裏回家,看到狗偷吃食
物怒氣沖沖,立刻將狗打死。
兩位比丘聞法開悟,專心修行。
上人引申,祇夜多尊者不因自己修證道果、威
德廣傳而自尊自大,反而安於刻苦的修行生
活,放下身段為其他人服務,此等身教勝於言
教。
「祇夜多尊者想到過去的苦,更珍惜現有的
福。他常常記著過去生五百世為狗的苦難,所
以現在有機會得人身、又能修行,即使要他把
手腳當柴燒都願意,因為可以供養、成就其他
修行者,讓他們安心修行。」
大林慈院啟業前,有一位年輕人前來面試,在
偌大院區尋找院長室時,看到一個「歐吉桑」
正在打掃廁所,就向他問路,「歐吉桑」也親
切熱心地指引。年輕人來到院長室,看到剛才
的「歐吉桑」穿上白袍,在面前坐定,才驚覺
「歐吉桑」正是林俊龍院長。
上人以此教導:「同行人間菩薩道,要先縮小
自己、身體力行,才能得人肯定、甘願跟隨做
事;若是無法放下身段,就會產生心靈隔閡,
難以教導、帶動人。」
菲律賓慈濟人帶動本土志工,已有令人欣慰的
善效應。上人讚歎菲國本土志工雖然大多生活
貧困,但是單純善良,只要有人用心帶動,就
能發揮良能,成就人間美善事。
「期待大家合和互協,無分種族、宗教,彼此
尊重疼惜;人人心靈相合,才有足夠的力量,
招募更多人發心投入,世間才有改變的機
會。」

挑柴運水,無不是禪
高雄慈濟人返回精舍精進五天,下午向上人告
假並分享心得。
呂秋鑾師姊分享,昨天到菜園出坡,搭茄子棚
架時見有一株茄苗長得不好;德佺師父藉機教
導,要讓道心穩定朝正向成長,否則就像這株
茄子缺乏因緣輔助,將難獲得良好成長。而搭
棚架要將架子綁得平穩,就像四法四門的架
構,是平行而非上下。
德佺師父也以山上樹木譬喻,每一位慈濟人就
像山上的一棵樹,如果某一位不夠強壯而倒
垮,會波及到周圍樹木也被壓垮。大家是第一
代靜思弟子,如果不能將法髓深植入心,自己
垮了,也會波及周遭的人。
劉曹美鳳師姊則從搭棚架時繩子要綁緊,架子
才能穩固,聯想到自己身為社區協力窗口,就
要做那條綁棚架的繩子,把每一個組員「箍」
緊一點。
上人回應:「『箍』的力道適中,能固定好就
好,綁得太緊反而會傷到枝幹。」
精舍常住師父不只是念佛修行,也為了自力更
生而日日辛勤勞動,從清晨三點五十分敲板起
床,直到晚間九點半就寢,真的是分秒不空
過。上人開示,大家返回精舍跟隨常住起居生
活,更能體會「靜思法脈」是「勤行道」。
「生活中,挑柴運水無不是禪,天地萬物都在
為我們說法。返回精舍就是回家,不需要排時
間、輪班或規定人數,大家有空就回來,體會
精舍的修行生活,引法入心、增長慧命。」
生命逐日消減,上人教眾,若在每一天都能用
心修行而有體會,就能提升智慧、增長慧命。
「人們不斷從大地收成糧食、採得資源,是否
曾經回饋?有所得,就要有所付出,不要空過
時日、徒耗人生。」上人提醒,用心體會每一
生活細節、自我反省,也是修行的功夫。「要
讓慧命增長,不只是埋頭苦做,還要引法入
心,聞、思、修。」
上人勉眾回到社區,仍然要用心落實慈濟精
神。「要由自身、自家做起,放下執著、破迷
導正;只要心正、行正,就不會走錯路。」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