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正法,具足願力
◎證嚴上人開示◎
要信解,先敬重
《法華經》乃「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
法」,故舍利弗尊者於法華會上,一再懇請佛
陀說此大乘法。佛陀言:「止!止!不須復
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
疑。」
晨語時間,上人引《法華經》〈方便品〉此段
經文開示,大乘法唯有覺者能知,不只一般大
眾難以理解,就連聲聞、緣覺眾與初發心的菩
薩,聞法之後「皆當驚疑」;缺乏信心而有懷
疑,就容易誹謗佛法。
「在無法起敬重信解之心的狀況下,『說之無
益,不說無損』,故佛陀一再回絕舍利弗尊者
所請。這是佛陀運悲啟智——強調此法之殊勝
難得,有『重啟敬信』之作用,希望引導大家
深心發願信受大乘,如此說法才能對眾有
益。」
上人教示,修學佛法首要提起「敬信」之心,
若對法沒有信心、聞法不能信受,甚至誹謗正
法、誤導他人,會造作諸多惡業。「對正法信
受奉行,即使面對各種困難阻礙,也能因為信
心堅定、具大願力,而甘願做、歡喜受,勇於
突破難關。」
順天理,平災禍
《藥師經》中提及,世間眾生有種種身心之
苦,或受天災人禍威脅而不得安穩;藥師佛遂
發大願,要救度眾生脫離苦難且聞法覺悟。上
人於藥師法會上開示,欲使天地氣候調順、眾
生安居樂業,唯有人人提起虔誠之心,敬天愛
地,並且凝聚愛心力量救助苦難。
「天地四大不調,唯有人人戒慎虔誠,凝聚愛
心、善力,順天理而行,才能平伏災禍。所以
要努力招募人間菩薩,增加世間的善力量。」
上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時時相互祝福與勉
勵——日常生活儉樸節省,匯集力量幫助苦難
人;並且用愛呵護大地環境,如此才能真正得
福得慧,讓日日平安、月月祥和、天下無災
難。
無所求,力行善
中國數字圖書館姚霆館長及中國人權發展基金
會林伯承祕書長等人來訪。上人談及慈濟推動
環保,強調「清淨在源頭」,不只是提升回收
物的再製品質,並且喚醒人們環保意識——克
制奢侈浪費的欲念與行為。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不去做,會累積成大
患。慈濟人將環保觀念徹底落實在生活中,不
只回收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且把握每一刻生
命時間,發揮此身的『使用權』;直到往生後
也捐出大體,嘉惠醫療教育與醫學研究,貫徹
環保精神。」
上人慨嘆現在社會許多人「身在福中不知
福」,以為所有的享受都是應該的;若能引導
他們為人群付出,在付出的同時看到種種人生
苦相,體會到幫助別人比自己享受更快樂,就
會有所覺悟。
現今全球人口愈多而農地愈少,鄉鎮都市化的
結果,讓農地、綠地大多變為建築或工業用
地,不只影響農糧產量,也對氣候產生重大影
響。上人指出,「糧食問題」也是另一個亟需
全球重視並解決的危機,慈濟正嘗試研究、找
尋耐水或耐旱的糧食作物,以應未來氣候變
異。
「現在的人怕吃苦,所以凡事仰賴科技。慈濟
所致力者,並非以科技改良作物,而是希望回
歸過去優良的傳統自然農耕法,讓大地土壤不
再受化學物質毒害。目前最重要的是轉變人心
想法,願意出力投入耕種,則『一勤天下無難
事』。」
林祕書長首次前來慈濟參訪,他分享慈濟給他
的印象,與傳統佛教不同。「慈濟更關注人
心、貼近人性,力求改善人的生活;是中國佛
教史上前所未見的。而且上人每天對會眾講
法,所提倡的人倫道德理念,是現代社會亟需
補足的元素。」
上人述說慈濟的「宗教觀」:「宗教,是『人
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每個人都要有正
確的人生宗旨,否則就會迷失方向;世間事學
之不盡,要在生活中持續虛心學習。」上人表
示,慈濟是以正信佛法為基礎,相信佛陀所說
「人人皆有佛性」,故由日存五毛錢的「竹筒
歲月」開啟慈善志業。
「我認為人人都能自我改變、自我發心,做人
間菩薩去幫助別人。所以創造一個環境讓大家
力行佛陀的教法,為人間苦難付出。」
上人強調,佛陀的教育其實與孔孟、老莊一
樣,都是從精神面啟發人心,絕無迷信色彩;
佛陀引導眾生正確的方向,教導諸惡莫作、眾
善奉行,相信人人都能轉惡向善。
「慈濟人在生活中持續學習、接受教育,把知
足、感恩、善解、包容內化於心;即使遭受挫
折、傷害等困境,仍能勇於面對而持續向上、
向善,這就是實踐佛法。」
因此,慈濟的宗教觀一點都不迷信,而且守
戒、守法,上人邀請大家多來了解、正確認知
慈濟,更能投入懷抱「付出無所求、還要感
恩」理念的行善行列。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