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4996.jpg

 

 

付出無求,煩惱歸空

 

◎證嚴上人開示◎

 

歸零,即是涅槃

 


與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等人談話,上

人指出,無論立身處世或學佛修行,都應

取中道,合乎情理邏輯。「要講述合於情

理,說得通、做得到的道理,不能偏激極

端。」

 

談話間,聽聞有位師兄曾修《華嚴經》,

認為天人境界的華嚴世界較高深;但後來

認為還是從華嚴境界「下來」,做慈濟才

實在。

 

「不是『下來』,是腳踏實地,從虛幻到

踏實。」上人表示,心靈沈浸在虛幻世界

中,恐因思想偏向而走火入魔;要把握時

間行菩薩道,踏實付出。

 

佛陀覺悟成道後,以清淨通透的心靈境界

,徹見未來的人間是「五濁惡世」。上人

說明,「五濁」乃劫濁、見濁、煩惱濁、

眾生濁、命濁。

 

人心濁亂,對於事件的看法和處理,見解

不一,因而衍生是非、引發爭端,演變為

國與國之間的人禍衝突,人間因而動亂不

安,此即「見濁」。

 

「眾生濁」就是人口暴增,導致破壞多、

污染大,長久以往,出現罕見疾病或食物

污染等「劫濁」,使生命危脆,導致「命

濁」;而「煩惱濁」則是人因欲念而產生

種種煩惱……

 

「法譬如水,能去除無明,轉化為精純無

染的心;有真誠的心還不夠,須走入人群

付出。」上人表示,依止《法華經》的教

誨,才能恆以清淨心行菩薩道。

 

「法華教旨以蓮華為喻,猶如蓮華出淤泥

而不染,且以淤泥為養分,莊嚴污池;凡

夫世界即如淤泥世界,菩薩身處其中,見

識苦難偏多,因而增長覺悟境界。」

 

人生再如何計較,最後終會歸零。上人言

,佛的歸零就是涅槃,一切分別計較的煩

惱歸空,才是清淨無染的涅槃境界。

 

「修行並非獨善其身,追求空虛的清淨。

放下煩惱染著,投入人群付出,才是扎扎

實實的人間法。」上人勉眾珍惜聞法因緣

、透徹佛法,在劫濁世間善盡淨化人心的

力量。

 


無求,心靈真空

 


嘉義鄭秋華師姊等志工,利用搭公車時邀

約同車乘客一起到竹崎環保站做志工,已

有十多人投入。雲嘉地區歲末祝福暨授證

典禮中,鄭師姊與竹崎環保團隊上臺分享

 

上人讚歎並教眾學習師姊們「無處不在,

無人不度」的精神,把握機會向人說慈濟

、邀人做環保,讓人人都成為樂於付出、

保護大地的人間菩薩。

 

環保菩薩起於行動,疼惜大地物命,敬天

愛地聚福緣。上人言,要造福人間,首要

淨化人心,使人知曉道理、節儉生活,減

少對大地資源的消耗與污染;從心靈到生

活習慣都改變,如此就是「清淨在源頭」

 

「修學佛法,要讓心中的煩惱歸於『空』

,心境無限開闊,才能通達佛陀的智慧覺

海。」上人表示,創立靜思法脈、開啟慈

濟宗門,即是讓佛法精神落實在人間,希

望人人經由這一道門深入經藏、了解道理

,將慈悲大愛普及人間。

 

有人疑惑:「已經做慈濟,為什麼會生病

?為什麼家庭還會遭遇變故?」上人教眾

思考,沒有做慈濟,同樣會遭遇無常,差

別就在做慈濟與大眾結好緣,遇到境界時

有法親陪伴,共度難關。

 

「有愛心,還要身體力行才能生智慧,一

旦遭遇人生逆境,就不致驚慌失措、迷信

偏向。斷除煩惱、穩定心念,轉知識為智

慧,以明朗的智慧面對人生,就是真實的

人間佛法。」

 

上人教眾,付出無所求是「真空」,看見

苦難人得救而感受歡喜,則是「妙有」。

「期待人人把握當下,發揮平等無分別的

大愛,將愛自己、愛自家的愛心擴及天下

,為救助人間苦難踏實付出。」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付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蘊璞小院 的頭像
    蘊璞小院

    蘊璞小院的部落格

    蘊璞小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