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老人世界
每天走路40分鐘 運動、輕食、哈啦.....打造
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
今年7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十屆阿茲海
默症國際會議,來自50個國家的五千多位學者
、專家、醫療工作者,共研新知
。
最打動我心的是一位演講者的一句話「打造一
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可能嗎?
只有小於5%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是自
體顯性遺傳所造成。
對於絕大多數的非遺傳性阿茲海默症雖然目前
還不能根治,但可以由其危險因子著手,以延
後其發病年齡或使之不發病。
阿茲海默症的最大危險因子是年齡,隨著年齡
增加而增加。
60歲以上老人約1%有阿茲海默症,之後每增5
歲,罹病率就增加一倍,到了80歲,就有將近
2成的人有阿茲海默症。
如果能將發病年齡延後5年,則罹病者人數將
減半,這就是「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
」的真諦。
如何打造呢?可由幾方面著手:
大腦多動動 頭好壯壯
多年來許多流行病學、腦部灌流及動物實驗的
研究均顯示,高教育或多動腦者較不易罹患阿
茲海默症。
其實教育或多動腦不能改變大腦結構,但可增
強腦力,就是增加大腦的知能存款,禁得起大
腦退化時的提領。
因此,多動腦可以讓失智的症狀延後發生,甚
至即使大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也不會出
現失智的症狀。
動腦方法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
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造訪親友
、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也都是不錯的
選擇。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退休人士動腦的最好方
法,不管是讓自己的專長繼續成長、上網學習
,培養新興趣,參加社區大學或各種團體等,
都是動腦的好方法。
交友聊八卦 找回青春
從事休閒活動需要朋友,所以一定要維持社交
網路,較不會覺得寂寞或得憂鬱症。
更要結交年輕朋友,才不會在老友逐漸凋零後
找不到遊伴。
運動健健美 走路最好運動是真正的青春之源
。
動物實驗顯示有氧運動可增加大腦微血管、神
經細胞間的突觸、新生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生長
因子,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
運動還可以降血壓、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
,也可減少罹患大腸癌、骨質疏鬆、糖尿病、
肥胖、憂鬱症的機會,增強老年人注意力、執
行及規劃能力。
最近不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多運動(尤其是
走路)可減少知能的減退或失智症。
例如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
(The Nurses' Health Study),追蹤18766
位70到81歲的護士8到15年,發現每星期至少
走1.5小時者比每星期走路少於38分鍾者的知
能減退明顯為少。
另一個夏威夷 — 亞洲研究
(Honolulu-Asia Study)針對2257名71到93
歲的男性居民追蹤7年,發現每天走路少於
0.4公里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每天走
3.2公里者多了77%。
地中海飲食 長壽之道
科學家早就注意到老鼠食量如果減少30%,壽
命也相對延長30%,且對空間記憶與學習能力
也較強。
過去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飲食中含較多的魚
或不飽和脂肪酸的低脂肪攝取民眾,得到阿茲
海默症的機會較低。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針對平均年
齡77歲的2258位社區居民追蹤4年,發現常吃
地中海式飲食(多蔬果、豆類、穀類、橄欖油
、適量魚、酒、少量肉、家禽)者比不吃地中
海式飲食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會少了40%,可
見清淡飲食的重要性。
以上方法是傳統養生之道,只是如今用科學方
法加以驗證罷了。
所以不論老少,從今天開始就多動腦,養成終
身學習的習慣,與朋友保持聯繫,多參與休閒
活動,每天走路至少40分鐘,只要是10分鐘內
的路程就走路、不坐車,飲食清淡、多蔬果,
如此不僅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而且得到阿茲
海默症的機會也大為減少。
~轉貼本文純屬分享不具任何代表意義~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