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老師的真心話

 

大人為什麼怕小孩?

  

◎撰文‧曾裕真◎

  

現代社會忙碌,許多家庭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

間變少,對於孩子的要求,即使明知不好還是

順從,因為怕被孩子弄得心煩,附和會比較輕

鬆……

 

回想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有一千個、一萬個叛

逆在心中,可是卻不敢表現出來,不敢的原因

是——當時的小孩怕大人。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什麼都敢表達——

因為大人怕小孩。大人反而變得不知所措,甚

至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

  

 

內疚的補償心態,

讓父母失去教養 的智慧

  

為什麼說「大人怕小孩」?我認為是出自一種

內疚的補償心態。

 

社會型態改變,使得有些父母必須早出晚歸,

甚至晚出早歸工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變少,

對於孩子的要求,即使明知不好,還是寧願選

擇順從;因為附和會比較輕鬆,可以避免一再

被孩子弄得心煩。

 

有一次,一個孩子因為常常半夜使用手機,吵

到室友,舍爸糾正他的行為後,暫時幫他保管

手機。孩子馬上打電話給遠在大陸的父母,父

母也馬上從大陸打電話來學校,斥責舍爸犯了

侵占罪、恐嚇罪等,還說要找警察、找記者。

 

父母真的同意孩子晚上經常講手機而耽誤課

業、睡眠嗎?當然不想啊!那他們為什麼要這

麼做呢?因為相隔遙遠,想讓孩子感受到依

靠;因為內疚,只好任由孩子予取予求。

 

事情發生後,我立刻和家長取得聯絡,並簡單

地告訴家長:「你希不希望孩子有個正常的生

活?如果晚上一、兩點,你看到孩子還在使用

手機聊天,你會同意嗎?」

 

這時,家長才慢慢談到他們內心的無奈,他知

道這麼做不對,卻不曉得該怎麼辦。

 

我勸家長不要太內疚,只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無

法常陪在他身邊的原因,並透過e-mail、電話

或是最傳統的寫信來關心他;也可以利用寒暑

假,帶孩子去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讓他了解爸

媽必須在那裏奮鬥的理由。

 

我從台北到花蓮工作已經四年多了。從小給孩

子建立一個觀念——事情成敗與否是他的責

任;所以,我來花蓮並沒有愧疚感。

 

我讓孩子了解,我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而這件

事情是正向的,就像我支持他做他喜歡做的事

情一樣;他們喜歡棒球、喜歡音樂,我全都支

持。聯考前,我還告訴大兒子:「音樂是一輩

子的,聯考是短暫的,不需要為了聯考,放棄

對音樂的喜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一片天,孩子如

此,家長也一樣。

 

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路,當兩條路交會在一

起的時候,彼此珍惜相處的時光,這叫惜緣。

 

  

孩子愈小愈要教,才不會習慣用

哭、鬧,作為有效對待大人的方法

  

我的孩子在稍微懂事的時候,即使還小,我就

讓他們知道,犯錯就是要認錯;相對的,所做

的事是對的,我也及時告訴他。三歲之前,我

教導孩子很嚴格,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

鬆。孩子愈小,愈是教育的好時機,要乘此訓

練孩子勇於承擔和勇於認錯。

 

老人家會說:「小孩不懂事,等他大一點再教

就好了。」但我認為,孩子也許不懂大道理,

但是他會試探大人——用什麼方法對媽媽有

效?用什麼方法對爸爸有效?很多大人失去對

孩子最佳的教育機會,反而讓孩子找到對待大

人很有效的方法,例如:用哭的、用鬧的,或

者只要懶惰,媽媽就會變得很勤快。

 

教養之初,就該讓孩子了解——什麼方法都無

效,只有自己負責任、理性才有效。我的孩子

也有叛逆的時候,但是他們的叛逆,最多就是

講話有一點不耐煩的表情。如果當時沒有外人

在場,我會馬上表示不舒服的感覺。

 

大兒子因為申請大學要做備審資料,我有指導

學生的經驗,就幫了他一些忙。三天內要趕出

將近一百頁的資料,他累,我也很累。備審資

料後面附有一片他做曲的CD,我拿的時候不

小心磨了一下,他立刻不高興說:「這片CD

我花了很多心血,你怎麼可以把它當狗屎。」

 

這是他講話最不客氣的一次,我馬上告訴他:

「磨到CD是我的錯,我可以道歉;但是,你

這樣講話的態度是不對的。」他馬上跟我道

歉。

 

孩子其實知道自己的錯,關鍵在於你要不要讓

他知道,這個錯你是在乎的。

  

  

先從孩子最嚴重的缺點改進起、

好的優點讚美起

 

很多父母擔心對孩子太嚴,孩子會有焦慮甚至

憂鬱傾向。我認為,有方法的嚴格是助力,因

情緒而嚴苛,才會造成孩子的壓力。

 

別人很難體會我為什麼不太會擔心孩子,就好

像我很難體會別人為什麼那麼擔心孩子?

 

當我們一直擔心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怎麼有

辦法獲得很多祝福呢?就好像被一條繩子綁

住,他怎麼可能會自在?

 

我建議家長,盡量跟孩子結一分清淨、有智慧

的緣;那是彼此的助力,而不是相互牽扯的拉

力——拉著彼此、束縛著彼此。

 

我們要學習「祝福」。父母的心念會默默牽引

著孩子的未來,「擔心」既沒有智慧,又解決

不了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擔

心而變乖。

 

兒子說過,他最喜歡我的「不嘮叨」。小時

候,我覺得母親很嘮叨,所以不想再重蹈覆

轍。

 

要學習當一位成功的家長並不容易。在成長過

程中,什麼樣的人、事、物是你很喜歡的?什

麼樣的老師是你很欣賞的?什麼樣的話是你願

意聽的?什麼樣的人是你很討厭的?不要把自

己很討厭的強加在孩子身上,以免在惡性循環

中走不出來。

 

很多媽媽會說:「如果你一次就做好,我就不

嘮叨。」但是孩子心中一定會想:「你自己還

不是一樣,沒辦法一次就做好。」

 

有多少大人是一次就做得好每件事?要孩子立

刻沒有缺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不必

要孩子馬上全方位變好,先從他最嚴重的缺點

改進起、先從他最好的優點讚美起。

 

  

不是孩子優秀才能放下,

而是放下之後孩子更優秀

 

想一想,不論是親子、夫妻或是朋友,不過是

在時空交會的這個點上成就這分因緣;這分因

緣說來就來、說去就去;來的時候,讓彼此過

得更歡喜,這樣就夠了。

 

不需要內疚,內疚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我

常常告訴家長:「要放心、要放下,但放下不

等於放縱。」

 

家長覺得很難拿捏,他說:「你當然可以放

下,你的孩子這麼優秀,所以你放得下。」

 

我的回答是:「不是孩子優秀,我才放下;是

我放下之後,他才優秀的。」

 

我講的是真話,放下之後,我的心更寬;對孩

子而言,我放下之後,他的路更廣。

 

很多人問我:「你到花蓮那麼遠,孩子怎麼

辦?」我反問:「你天天都在家,孩子怎麼

辦?」

 

朝夕相處,彼此的優缺點都看得到,如果常看

缺點就會產生摩擦,有了摩擦就容易傷感情。

我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和先生、孩子之間多半

只看到優點;想老公、想兒子的時候,想的也

都是他們可愛的一面。

 

雖然我不是天天在家,孩子若請朋友到家裏

住,還是會先打電話問我,得到允許之後才邀

約,這就是尊重。努力做一個在孩子心目中有

分量的爸爸媽媽,才會讓孩子真正尊重你。

 

大人不需要怕孩子,也不必讓孩子怕我們;彼

此是在圓一分累世的緣,也用智慧去讓此緣更

圓。

 

◎慈濟月刊◎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節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蘊璞小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