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相信‧原諒
◎證嚴上人開示◎
深心信願,身體力行
晨語時間,上人教眾體認皈依三寶的真義——
皈依佛,須「體解大道」,並且「發無上
心」;皈依法,「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
海」;皈依僧,恆持一念發心,以身力行佛法
道理而「統理大眾」,就能達致「一切無
礙」。
「有幸聞法而起信心,就要入善行——不僅是
口頭上發願,更須身體力行,才是『深心信願
行』。心要專、志要堅,步步精進,才能以法
度化眾生。」
發心之後,若禁不起外境誘惑,或是通不過種
種因緣考驗,這念發心的「因」會迅速消失。
上人勉眾:「要像農夫播種、耕種般,讓初發
心發芽茁壯;根扎得深、枝葉開展繁茂,就不
會輕易散失。」
大愛傳承,受助助人
慈濟歷史上的今天——一九七二年五月七日,
臺北靜銘師姊在精舍參加佛七圓滿後皈依上
人,成為臺北第一位慈濟委員。靜銘師姊返回
臺北後,積極邀約親朋好友參加慈濟,接引出
臺北「老大、老二、老三」師姊——陳美珠、
楊玉雪、胡玉珠;三位師姊又再接引更多人間
菩薩,讓臺北慈濟人從「一」而生無量。
今年初,上人行腳至慈濟臺北關渡志業園區
時,「老大師姊」陳美珠在家人與法親陪伴下
來見上人;患有失智症的她,雖然記不得兒子
的名字,卻沒有忘記師父。
早會時間,上人教眾飲水思源,感恩最初發心
跟隨的這幾位善女子;而今慈濟志工遍及五大
洲,期許人人把握當下、用心投入,也要加強
法親關懷,愛護上了年紀的老菩薩。
南投縣中興國中是十四年前九二一大地震後,
慈濟援建的「希望工程」學校之一;學校完工
後,志工仍持續在校內關懷、帶動,近日師生
得知四川雅安強震後,許多民眾無家可歸,遂
發起勸募,希望鼓舞受災民眾重建的力量。
上人感恩慈濟人平時在社區帶動人心向善、簡
樸守分,以減輕自然環境的損傷;災難發生
後,更立即動員膚慰受災民眾,長期陪伴走出
身心創痛、傳遞大愛精神,引導付出助人。
在南非,也有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的實例。上人
舉例,祖魯族志工去年跨國前往莫三比克關懷
貧困者,慈蕾師姊見到女子安娜餓了很多天,
遂掏出身上僅有的幾枚錢幣讓她買東西吃,也
請莫三比克志工持續關懷。安娜深受感動,後
來從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如今已是精進的慈
濟志工。
上人讚美南非、賴索托、莫三比克、史瓦濟蘭
等地本土志工:「單純質樸,如同一朵朵蓮花
從污泥中生長出來,粒粒黑珍珠都是寶!」
心寬念純,平等施愛
與泰國四合一幹部座談,上人以「普天三無」
勉眾心寬念純、平等待人。
「人人習氣不同,若無法善解包容,難以合和
互協付出。期待人人用功修行、自我超越,達
到『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
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佛教說「三輪體空」——沒有布施者、受施
者,也沒有布施之物;即是無分別的平等心。
上人說明:「心寬才能無執著。若心不寬、念
不純,總是分別喜惡愛憎,則難以做到愛人、
信任人、原諒人。唯有善解包容、開闊心胸,
去除人我相,將『小我小愛』擴展成『大我大
愛』,才能達到『三輪體空』境界。」
同仁談到人事困擾。上人感嘆,問題皆出於人
心——因各人習氣、做事方法不盡相同,以致
人事複雜。
「慈濟人都有好心;只要以單純心看待,不為
私利而爭,自能和睦圓融。但盼同仁們和睦相
處、培養人才,讓法脈和宗門都後繼有人,師
父才能真正安心!」
善念造福,社會之福
八日早會,上人教眾重視因緣果報,日日清淨
自我心地,虔誠祈禱天下無災無難。
「一念偏差,步步錯,徒然造惡因、結惡緣、
受惡報、得苦果。時時心存善念,以虔誠純淨
心念造福人群,就是社會之福。」
慈濟歷史上的今天——二OO五年五月八日,
臺北慈濟醫院啟業;正逢佛誕節、母親節與全
球慈濟日,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慈濟
志工齊聚慶賀。
「臺北慈院啟業,背後蘊含全球慈濟人的點滴
付出、虔誠投入。分分寸寸匯聚愛心力量所成
就的硬體建設完成後,即託付全體醫療同仁,
發揮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良能。」
近日,臺北慈院護理師陳曉玫利用助行器兩側
橫桿加裝帆布,變成多功能活動桌椅,讓長者
在行進間可隨時坐下休息,還能置放物品;工
務室同仁則為便盆椅加裝支撐架,讓病患如廁
起身時不會因重心不穩而跌倒,使用上更安
全。
上人感恩同仁們以同理心為病患設想,真正做
到將醫療當成生命志業,把醫院視為實現志願
的慧命之家。「只要人人把握一念善心、善因
緣,用心用愛付出,即能造福人群、發揮自我
生命良能。」
體恤醫護同仁的辛勞,北區慈濟志工四月二十
五日起在院內設立溫馨小站,提供咖啡、點
心、水果,還有熱騰騰的擔仔麵,讓同仁聞香
而來、放鬆身心。看到志工與同仁們彼此感
恩,上人讚歎這就是最美的人文。
「接受者感恩,付出者亦是感恩,眼、耳、
鼻、舌、身、意都能感受愛與祥和。愛的能量
相互觸動與啟發,整體合和互協,必有力量推
動慈院更上一層樓。」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