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心」秩序
◎證嚴上人開示◎
有心要做,就不困難
「身為佛弟子,須提起與佛同等的慈悲心;身
為宗教家,有責任弘揚無私大愛理念,帶動人
人身體力行。」與來訪的大陸企業家談話,上
人表示,創立慈濟、帶領慈濟人為天下苦難付
出,是本分事;「我只是讓大家了解道理,所
有慈濟事,都是慈濟人所做。」
慈濟人所以能成就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是因
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上
人解說:「『誠』就是真誠、誠意,發自內心
真誠付出,就能做得長久;『正』就是心正、
念正、行正,行事無私、無偏差;『信』即是
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相信人人都能以無私大
愛付出;『實』則是腳踏實地,用心去做。」
上人表示,內心有「誠正信實」的修養,才能
真正於人群中力行「慈、悲、喜、捨」四無量
心。
「『慈』心,是啟發人人的愛心,希望人人幸
福。人心有愛,社會漸趨祥和,人生才能感受
幸福。」上人舉南非本土志工為例,雖然生活
貧困但富有愛心,不只在社區裏救助貧病苦難
人,還跨國帶動志工,就是希望為更多人帶來
幸福。
「『悲』,則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
理心。當眾生有苦難時,慈濟人立即啟動、投
入救災,讓苦難人安心、安身也安生。」
然而,救苦救難不能只靠少數人,上人表示,
要鼓勵人人以歡喜心成就,如此就是喜
「捨」。「即使生活貧苦,匯聚點點滴滴的付
出,也能成就一股行善的大力量。如緬甸貧農
日存一把米,日積月累,也能幫助飢餓無助的
人得以溫飽。」
上人鼓勵座中企業家,想為社會公眾做事,有
心就不困難;四十七年前慈濟也是從三十位家
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累積小額基金做慈善
起步。「慈濟從一開始,就是運用『滴水成
河、粒米成籮』的精神開展志業。只要有心
做,一切都沒有困難。」
人生腳本,自我寫就
當人臨命終時,為他念什麼經最好?
一位師姊的母親以九十六歲高齡往生,家屬前
來感恩上人與慈濟法親的關懷。師姊提到,曾
聽人說,家人生命最後為其誦念《地藏經》最
適宜,故日前為彌留中的老母親誦念經文,母
親十分心安、祥和。
上人開示,並非誦念哪部經才有功德,這是隨
人因緣各有不同,其實所有的佛經,都可以安
穩人心。「日常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是
在寫未來的人生腳本;絕不會因為別人為我念
了什麼經,劇本就此全然改變。必定要相信
因、緣、果、報。」
大部分人在臨命終時六神無主,難免會生懼
怕。上人教導,此時最重要的是「陪伴」,要
靠近親人身邊,提醒其生平所做善事,以及親
人將持續其善行;以此助往生者提起正念,安
心而去。
大慈悲心,靈方妙藥
「人生苦短、無常,若不懂得守護平安、維持
調和,就會在短暫人生中造作種種罪惡。」十
一日早會,上人感嘆,平安、幸福的人生多麼
美好,卻因人心無明、造作惡業,長期累積成
強大業力,以致小小一個因,就釀成重大災
禍。
佛典提到,生起惡心惡念所作罪業,包括「自
作」、「教他作」以及「見作隨喜」,都會導
致嚴重後果。上人指出:「人心的無明,是源
自於貪念、欲望。貪念一起,就會不斷求取—
—無論是求取名利地位,或是想要稱霸天下,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就會不斷製造禍端。」
近來H7N9流感疫情令人心惶惶,上人感
嘆,罪不在動物,而是人類長期恃強凌弱、恣
意侵擾自然生態,累積的惡業力反撲自身。
「人心無明、不辨善惡而造作許多惡業,以致
災禍頻起。人人培養大慈悲心,讓世間生靈各
安其位,惜福且造福,才是對治大小乾坤之病
的靈方妙藥。」
面對現今全球刀兵、疾疫災難不止,加上天災
不斷,上人教眾:「在此大時代,需明大是
非;面對大劫難,要培養大慈悲;在動盪無明
的社會中,更要有智慧,才不致使社會失序;
見及大動亂,人人都需要大懺悔,才能平伏欲
心惡念,讓天下平安。」
與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等人談話,上人表
示,建立好內心的道德秩序,此即「人文」。
「醫師觀照病患需要,妙手除疾病、妙法安人
心,此即妙手妙法妙人醫。」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