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初發心」上緊發條
◎證嚴上人開示◎
心富,造福
「在宇宙時空中,人的生命非常短暫,能至百
歲已是難得。時間不斷流動,秒秒生滅,要把
握當下聞法入心、精進修行,慧命才能秒秒增
長。」
早會時間,上人教眾認清「宗教」意義,無論
選擇哪一種宗教,都要正信——以智慧信仰精
進自修,人生才不致迷亂偏差,而能自度度
人。
精舍每天凌晨三點多即敲板起床,接著大殿鳴
鐘,召喚大眾準備做早課。上人教導:「一早
聽到鐘聲響,就要去除貪睡的欲念。否則昏昏
沈沈,即使聽法也不入心,徒然將時間浪費在
睡眠中。」
目前全臺已有許多社區道場加入志工早會連
線,上人肯定慈濟人日日精進不歇。「人生不
離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慈濟人不僅要運
用時間耕耘自我心田、成就道業;且要開闊心
胸,在廣大的空間裏造福人群、呵護大地;在
人與人之間廣結善緣、成就諸善事。」
許多慈濟志工平日勞動工作,卻省吃儉用積存
善款,為社會人群付出。如雲林慈濟人陳素
蘭,三十年來在奶粉工廠第一線做勞力的工
作,她認為與其把辛苦賺來的錢存在銀行,不
如拿來助人,所以只要有積蓄就捐錢行善;她
認為自己是真正幸福、富有的人。
「雖然此生看似勞碌,但她做慈濟做得輕安歡
喜,確實是最富有、最有福的人生。」上人教
眾學習這些「心富人生」,在生活中自我鍛
鍊、經得起重任,以善心善念造福人間。「經
過磨練、不斷去除雜質,人生才能顯露出如鑽
石般光亮的本質。」
聞法,力行
中區慈濟人返回精舍短期精進。上人囑眾,靜
思法脈、慈濟宗門是勤行、入群的法門,要在
工作中、在與人互動中,時時修身修心,自我
啟悟,去除習氣、還原清淨自性。
「日常生活中,挑柴運水無不是禪。禪心就是
正念,心有正念,即在靜寂清澄中。」
佛陀為度眾生而來人間,但眾生根機不同——
根機敏銳者「一聞十悟」、「一聞千悟」;鈍
根者聽法難入心,故難以覺悟。上人表示,不
只聞法入心、知曉道理,還要起身力行,從實
作中得到深刻感受。
「人生短暫、無常,莫總想要『慢慢來』。生
命總在分秒剎那間不知不覺流逝,有感受、有
體悟,就要認真力行,日日運用佛法修心、洗
淨煩惱習氣。」
天下事僅憑少數人之力無法承擔,須廣招人間
菩薩投入。上人教眾,要向外招菩薩,須從自
身開始,先向內招呼自己的菩薩心——日常生
活中歷經千錘百鍊,直至心念靜定,不隨外境
波動。「發心堅固、能恆持,即使力量微弱如
小螞蟻,也能帶動人人一起轉動須彌山。」
問心,耕心
座中有師兄說,世間財已經夠了,現在要專心
盡力做志業、不與數字計較。上人表示肯定。
「人心欲念深重,總以為財富利潤愈多愈好,
所爭所求沒有上限。其實,貧富、貴賤只在人
心的分別;發願當菩薩,就要自我警覺,不受
貪婪欲念左右。人生若總是為了賺多賺少而計
較,煩惱無窮無盡;要趕快轉念,立志做志
業,守持初發心。」
上人教眾要常常觀照心念是否鬆懈?「初發心
最清淨、最單純、最有力,但是凡夫難以照護
這念初心常住不變。一旦鬆懈,就像機器的零
件鬆脫,無法運轉;故要時時『上緊發條』,
讓心輪不斷運轉。」
既發心學佛、行菩薩道,上人勉眾要老實修
行、自耕心田。「為大地眾生付出的單純初
心,就是慧命種子。這顆種子播入心田後,必
須日日拔除雜草,才能不受煩惱雜念干擾,讓
慧命萌發茁壯。莫讓心地長滿貪、瞋、癡的雜
草而荒廢;能發揮菩薩良能,當別人生命中的
貴人,人生最有價值。」
人生短暫,慧命卻可以延續百千萬劫;上人與
眾共勉:「每一天從起床開始,就要自問:
『初發心是否堅定?是否做到當初的發願?』
若能時時刻刻精進勤修,才能讓慧命日日增
長、人生價值日日提升。」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恭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