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尋一處光陰的靜好
林清玄說:「有清淨心,平等看待生命的每一步,
打破分別的執著,那就是覺悟最好的情境。」
到了夏至,季節再也無所顧忌,會不管不顧一路向暖。
每個人都會被燥熱圍困,常常覺得心浮氣躁苦不堪言。
心靜自然涼,
何妨換個心境,讓自己帶上一顆清淨心去行走,
在氣清景明裡,尋一處光陰的靜好。
文字中的夏總是寧靜美好的。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的詩句裡,
有夏風、有荷香、有竹露滴落的聲音,
便是一場夏日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諧的清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楊萬里的詩句裡,是六月的夏,是江南的西湖。
是風光最是醉人、
本就讓人傾慕日久、思之不得的煙雨江南。
古詩詞裡的夏天,唯美的讓人止了呼吸,
字裡行間都透著古風和靜氣,這便是文字的妙處了。
在最溫暖的時光裡,
如能信手拈來一首古詩、一冊書簡,
即便身在陋室,也覺清涼自在;
雖世事紛擾,也安得靜好。
假日裡,與一二知己結伴而行,讓身體在路上,
做一次或長或短、或山間林泉、或最美鄉村的遠足,
以虔誠留給高山,以靜默投給湖水,以最眷戀的背影,
嵌進鄉間的裊裊炊煙,尋一處光陰留駐的最好所在。
在寂靜的山林裡,時光彷彿是靜止的。
晨曦林語,鳥鳴婉轉。
當全身心投入到山林之間,在山間小路上緩緩行走,
從不可知的地方剛好吹拂過一道涼風,
想來真正的神仙大抵也不過如此了。
遠離都市喧囂,
如若剛好遇見一個散落在原野、大山深處的原始村落,
如《國家地理》上那些美輪美奐的鄉村一樣,
便是夏日裡最浪漫的羅馬假日。
去年夏天在中朝邊境,
便覓到一個可以讓藝術家尋找靈感的天堂——
丹東綠江村,可以入詩,也可以入畫。
正如老樹的畫風靡的原因,
當人的心靈無所皈依時,大自然從來都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夏天。
《心經》上說過: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當我們有了無掛礙的心,
行走在塵俗的網裡,即便身不由己,匆匆再匆匆;
即便是炎炎烈日,隆隆盛夏,
我們也不嗔不怨,不燥不熱,究竟涅槃了呀!
這樣想來,面對忽忽如白駒過隙的光陰的無奈,
我們裝在心裡的,只剩下夏全部的歡喜與慈悲。
庭院裡的光陰,雪住了,雨下了。冷散了,熱來了。
季節已更替輪迴到了半夏,
梁靜茹歌詞《寧夏》中唱道:
知了也睡了,安心的睡了,在我心裏面寧靜的夏天。
夏,至了。歲月靜好,一直都是初心裡的模樣。

◎轉貼心靈優美佳文共賞◎

(此靜思法語每日會自動更換)
祝福吉祥 蘊璞小院整理轉貼
|
|
|
|
|